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新增价值超过了其生产资料所消耗的价值,是工人不得不工作超过他们维持自身所需的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的部分所创造的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生产方式下的根本原理之一,也是社会价值规律的表现之一。

生产方式的本质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就像购买其他生产资料一样。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资料不同的是它可以创造价值,劳动者的劳动产生的价值不仅可以弥补劳动者自身的必要生活资料,还可以为资本家带来利润。

资本家的目标是通过降低劳动力的生产成本来获得更高的利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资本家使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是通过引进新技术,采用机器化、自动化生产等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时间,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部分。

工人为了生存必须卖出他们的劳动力,但是资本家的唯一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资本家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压榨工人,从而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工厂可能采用加班*、削减工资水平、延长工作时间等方式来增加劳动力的利用率。工人为了赢得生存,必须在更长时间内工作,创造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劳动者在不断抗争的结果。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斗争结果,是生产关系的本质体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彻底改革生产关系,在生产资料彻底公有化的基础上实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